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新民兒童35期 疫情下的省思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國採取一連串的措施隔離、封城、停課、禁足等對大家生活造成的影響,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沒有經歷過的。尤其是各國之間的交流,人與之間的交流。

  在過去的25年,全球化已經成為一個流行詞。全球化講的其實是國際交流貿易的規模和速度,更便利的旅行、國際互聯網、貿易協議和迅速發展的新興經濟,讓我們對世界另一邊的依賴,比以往任何時候來得更多。但在這波疫情的衝擊下,高度全球化卻顯得脆弱不堪。在製造產業上一個上零組件的生產受到衝擊,整條產業鏈的產出都會受到影響。正因為如此,新冠肺炎的肆虐才會如此立竿見影地影響。

  幸而我們目前處於數位時代,有著寬網路,實現了上班族能居家辦公,學生也能有線上學習及遠距學習。現在,即使不能出門,智慧型手機等讓我們由網路與他人連繫互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要不是有網路和數位工具,破壞將會更加慘重,令人難以想像。

  最近幾年,人們關心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對我們生活方式的影響,我們會告誡說,要注意網路上的朋友不是真朋友,什麼也比不了面對面的交流,整天對著螢幕對身體有害等等。但是經過了這次疫情危機後,我們再看這些科技工具時或許會有一種新的欣賞。只要運用得當,所有的科技平台、工具和產品都可有極致的用途,甚至可以拯救生命。

  一次全球大流行代表著一次重大改變,很多國家到現在都還無法正常開學上課,撇開大專院校可以輕易的執行線上教學,但是幼兒或兒童,能正常上學是非常重要的!跟其他國家相比,就知道我們有多幸運。歐巴馬說:「如果你身邊每一個人都在生病,都在挨餓,那麼你賺再多錢都沒有用。」只有在我們整個社會都得到照顧時,個人才能獲得成就。這個世界要變得更好,那將是我們未來的目標。 

  世界因著疫情有著改變,面對改變,讓我們心懷感恩也更積極,用來改變的感恩,把所獲益的這份愛與力量傳播出去。所以感恩不是針對過去獲得的,而是面向未來。真正、主動的感恩,是有一份責任,要把生命中的祝福跟別人分享,努力讓別人的生命也更好。

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新民兒童 34期 喜歡閱讀 強化閱讀力


喜歡閱讀 強化閱讀力
108課綱將於今年9月正式實施,小一新生將會拿到新課綱課本,用新課綱課本上課,未來也是依據新課綱評量。新課綱要求「素養導向」式的學習,注重核心素養,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不以學科知識為學習目標,強調其與情境結合並在生活中能夠實踐力行的特質。所以未來素養導向評量中,除了基本知識、概念、技能的基本題外,會有很多與生活情境相關的情境題。
未來素養導向的教學非常重視跨領域知識應用,真實生活中解決問題能力。而在評量時,題型強調貼近生活情境,情境題中的題目敘述也會較以前來得更長,長文閱讀及理解的能力,則顯得更加重要。因此,孩子除需具備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的能力,也必須養成閱讀長文的習慣,進而能讀懂長文,才能順利在評量中展現所學所聞。
但是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興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再加上許多國內外的研究都指出,孩子在小學中年級(約九歲)會遇到閱讀轉換期,從「學習如何閱讀」,到「透過閱讀去學習」。如果沒有度過這個關鍵轉變,恐怕無法發展出閱讀長文的理解力,連帶影響學習表現。能否在國小階段引導孩子閱讀,建立閱讀自學力,將是學習關鍵。
平時多閱讀,將有助培養融會貫通、讀懂長文的能力。除了有賴於學校的教育外、生活中的閱讀都是培養素養的好方法。需要注意不要閱讀偏食,要從多角度的閱讀素材中去接觸與認識重要的生活、社會、文化、全球情境及不同類型的文本培養閱讀理解和批判分析的能力,才能提煉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小學階段,要透過廣泛的閱讀培養閱讀的興趣,才能累積閱讀長文的耐性和能力。不僅要提供孩子各式各樣的文本,拓展他們的閱讀胃口,也為孩子奠定下有效閱讀、提取資訊、理解消化、邏輯推理、應用思考的堅強基石。也才不會在民主社會中盲目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新民國小有設備良好的圖書館,也是高雄市喜閱網的推展學校,更擁有一群熱心的圖書志工。希望孩子們能努力閱讀,如同我們圖書館的願景新民孩子如啃書蟲般把圖書館的書讀完。

2018年6月1日 星期五

彩虹橋73期 懷抱夢想 勇敢追夢

藝術家李光裕民國43年出生於高雄內惟,民國55年在內惟國小畢業,是內惟國小第21屆畢業生。父親李認賴在內惟國小退休,弟弟李光鴻也是內惟國小退休老師,基於這樣成長背景與在內惟的成長經驗,本校由高美館的協助邀請李光裕於522日返校和學弟妹們談談他的追夢成長與創作的歷程。
李光裕述說起求學時期那個升學掛帥的年代,低迷的成績,從未受到父母責備,反而鼎力支持他走上藝術之路。小時候,李光裕經常跑到六合夜市買畫片,自己剪裁裝訂成冊,愛不釋手。父親察覺到孩子的天賦,領著他到鄰人家,開始學習水彩。以一個國小教員的薪資,養育7個孩子,必然是節衣縮食。但是父親從國小起,就帶著他四處拜師習藝。母親更是為了我,不惜向鄰家借錢買宣紙。
初中時,許尚武老師正式教我畫花鳥,高中開始專注書法。為了報考藝專,跟隨黃光男老師學素描、水彩、國畫。當時黃光男建議李光裕走雕塑這條路,藝專設有正規的教學,成為李光裕唯一的志願,後來雕塑也成為他一生的志業。
在藝專求學時,留學西班牙的老師任兆明,鼓勵他出國深造,從一年級開始,就開始教他西班牙文。民國67年李光裕到西班牙展開習藝之路。在聖費南度皇家藝術學院的課程非常緊湊,上了一整天的課後,李光裕又接著到校外的素描教室,再臨摹34個小時,直到星斗高掛,雙眼酸澀,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倒頭就睡,也因為如此的努力與堅持,打下了紮實的根基。
那時候的李光裕最怕放假,因為同學們都去享受假期,他卻是到處打工。父母竭盡全力籌措他的留學費用,只買一張單程機票,剩下的全要靠自己打拚。完成了大學學業後,李光裕繼續在當時歐洲擁有最好的軟硬體的馬德里大學美術學院深造,取得了碩士學位。
李光裕《鬥牛系列》饒富東方禪意及民俗元素的傑出作品,在2017年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大放異彩,獲得世界級的肯定。作品目前正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空間・詩・人:李光裕創作研究展》。
李光裕鼓勵學弟妹們懷抱夢想,勇敢嘗試,實現每一種可能。選擇當下最喜歡很想要做的事,勇敢去嘗試,認真努力去做,把它做到最好。他為孩子立下一個典範,給學弟妹們起了非常大的鼓勵作用及難得面對大師的經驗。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內惟兒童26期 喜歡閱讀 贏在起跑點

我們常常聽到不要輸在起跑點,但要如何才能不輸在起跑點?每個學習階段都有其學習重點,而國小的學習重點就在培養懂得如何閱讀。
人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要大量閱讀和動手動腦的遊戲才可能發芽生長。六到十二歲時期閱讀能力發展快速,在這段黃金時期,沒有比大量閱讀、提高閱讀能力更重要的。而且懂得如何閱讀以後,對成績提升的力量特別大。
    如果白天在學校上課,課後到安親班,回家後完成大量作業,整天精力只投入在課內的內容,如果是這樣得到學業高分,具有很大的虛假性。應該在這段時間廣泛閱讀。小學階段只把全部時間投入課本的內容中而獲得高分,到了國中成績不一定能得高分。反而在這段時間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人,即使小學成績平平,國中後成績上升,潛力無窮。
閱讀能力需要兩個條件才能發展:第一是持續性和連貫性,即閱讀習慣的培養,每天有固定閱讀時間,且不可以喜歡就讀,不喜歡就不讀。第二就是閱讀量的累計。一般來說二年級每年閱讀量不能低於一百萬字,三年級不能低於二百萬字,四~六年級不能低於三百萬字。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質量並重才能真正體會閱讀的好處。如果從小都沒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十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投入課本和作業,那從小的天賦就沒有足夠的養分成長了。
課本的內容只是基本,比較單一和淺顯,如果只接觸這些是無法滿足大腦的成長需求。要不輸在起跑點只有博覽群書,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經典名著,廣泛渉獵百科常識書籍,才可讓智慧不斷增長。
    因此在小學階段大家應該眼光放遠,不要把時間花在刻意追求課業高分,應把目標放在知識的發展上,閱讀習慣的養成,才能真正受益終生。

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彩虹橋72期 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

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研究報告,人工智慧機器人與生物科技發展將造成第四次工業革命,數百萬個工作機會也即將消失。處於持續變動中的世界,孩子需要學什麼?才能迎向充滿不確定的未來,是我們非常關切的問題。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因應潮流,勾勒出邁向2030年的教育架構,內容主要涵蓋「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三大範疇。這三者看起來分立而行,其實像麻花般交織成為素養能力,最後訴諸於行動。所以談到未來人才培育,只有學習知識是不夠的,素養能力的培養是世界潮流也是一大關鍵。
未來將在108學年度實施的12年國教108課綱,可說是與世界同步,都強調素養導向的課程,不僅要讓孩子學到知識,更要具備良好的態度及能力,成為終身學習者。新課綱的精神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成就每一個孩子」跟過去講的「一個都不能少」、「沒有孩子落後」,都是一樣的概念,只是新課綱的願景更具體化,我們要成就一個孩子,一開始就要讓他「適性」,找到自己的興趣、有熱情的領域,知道自己要往哪個方向去,然後才能「揚才」,好好發揮天賦、擁有往目標前進的能力。
這波課綱改革,不只需要教育單位努力,就連家長也要跟著一起改變。家長要放下傳統的觀念,學生考試考得好,並不等於成為一個更好或未來需要的人。而從以下幾個特點,可以看出108課綱努力的方向:
一、不只學知識,更要學「素養」:
要了解新課綱,必須掌握下列幾個關鍵字:素養及自發、互動、共好(簡稱「自動好」)。「素養」的內涵包含知識、技能與態度,三者看起來是分立的,但在課程設計及學習過程中,卻像麻花般是互相交織的。新課綱提出「素養」的概念,並非推翻與否定9年一貫強調的「能力」,而是豐富並落實「能力」的內涵,透過課程教學設計,促成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
二、學習跨領域,貼近生活情境:
跨領域也是新課綱很強調的概念,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現象或主題是很難用學科去切分的,新課綱有更多空間,讓孩子做跨領域的學習,能讓學習更呼應現實生活、更有情境與脈絡,孩子會覺得學習的意義感提高。舉例來說,之前本校幼兒園,孩子為解決柴山人猴相處問題,開始自製傳單,給到柴山的遊客瞭解如何與自然環境共處……,懂得思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就是一種「自動好」的素養表現。
    面對未來,關鍵是要學生學習核心素養,不再侷限於死知識,而是能跨領域活用知識解決問題。而每個孩子有不同的興趣,應該有更多元的選擇,如此才能增強學習動機及信心,如此才能達到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的理想。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彩虹橋71期 正向賞識當孩子永遠的夥伴

     在班親會上,老師在黑板上做了4個題目:2+2=44+4=88+8=169+9=20。家長們紛紛說道:「老師你第4題算錯了!」老師轉過身來,慢慢地說道:「是的,大家看得很清楚,第4題是算錯了。可是我算對了前面3題,為什麼沒有人誇獎我,而只是看到我算錯這一題呢?」老師接著意味深長地說:「教育的真諦不在於發現孩子錯誤之處,而是賞識他們做得對的地方!孩子如此,大人亦是如此。
    我們總是追求滿分的考卷,看到考卷一定先看被打了「X」的題目,而問孩子:「這題不懂嗎?」、「這麼簡單也不會嗎?」、「有沒有在讀書啊?真是……」可是孩子的想法又是什麼呢?孩子心中想著「考卷中也有答對的題目,為什麼只挑不小心做錯或不會的題目」;又如看到孩子上床前沒刷牙,父母就問了:「你刷牙了嗎?」孩子心中可能想「我自動去刷牙時,爸媽一句話都沒說,只有沒做時才罵人,真是討厭」。
    父母太愛挑剔,會讓孩子意志消沉,如果常說「這裡做錯了」「這裡做得不好」一直指出錯的地方,使得氣氛緊張,得不到肯定,孩子的信心受到無情的打擊時是沒有學習動力的。那父母一看到考卷,首先的注意力應放在那才好呢?才會讓孩子得到肯定而不會受打擊,只有從孩子好的表現加以讚美。例如這題你都會、這題這麼難你都做對了,如此才能激發孩子,讓孩子有自信,有了父母的肯定孩子一定會更努力去做。看到好的表現行為一定要讚美。以「這裡做對了」代替「怎麼答錯了」放大優點,打開孩子自動自發的開關。只有讚美孩子好的行為表現,他才能產生無比的衝勁。
    常對孩子說「你做得很好」、「你做得很棒」、「這裡做對了」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的動力,因為人總是想得到別人的肯定和支持。讓我們換個方式來向孩子表達,以樂觀的行動句,給孩子勇氣挑戰未來。指責、威脅、不信任,只會讓親子溝通不停惡性循環,讓我們用無限相信與支持,陪伴孩子自信快樂健全成長。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內惟兒童25期 尋找興趣 多元展能

    我們都希望孩子從小能培養一技之長,但是要培養什麼樣的專長呢?許多專家都告訴我們,要從孩子的興趣開始。但年齡愈小的孩子興趣越廣泛,是因為他們正在探索這個世界。那要如何看待孩子興趣的培養呢?是讓孩子自己發表意見,選擇學習什麼呢?還是按照家長的選擇來規劃?
    家長可能一開始會以自己的角度為孩子考慮,哪些對孩子比較有好處,或者學了將來用處比較大,就給孩子報名學習,甚至有的家長一口氣幫孩子選了好幾樣,讓孩子同時學習,希望孩子能夠興趣廣泛。如此家長們給孩子選擇的時候忽視了一點,孩子對這活動感興趣嗎?如此的興趣可以長久嗎?
    那怎樣做才能選擇孩子喜歡的興趣呢?首先,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長處和短處,興趣最好能發揚孩子長處,避開孩子的短處。接下來充分尊重孩子的喜好和意見,當孩子興趣培養的引導者和輔導者,不要一味的按照家長自己的意願塑造孩子。其次,讓孩子學習各種技能,要以發現孩子的興趣或天賦為目的,不要以單純的增加技藝為目的,更不要把孩子學習中得到的成績當成炫耀的資本。例如,孩子學習樂器,是為了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感受音樂的美,而不是為了將來成為優秀演奏家為出發點。如果發現孩子並不喜歡樂器,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
    生活處處皆學問,其實生活中蘊藏著很多孩子們感興趣的事情,例如,陪孩子去田野觀察昆蟲,去吸納花的芬芳,帶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種種美,這都是培養孩子興趣的方法,比在封閉的課堂進行無聊的練習好的多。
    既然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必須是選擇孩子喜歡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堅持,直到學有所獲,所以真正的喜歡是很重要的。關於對孩子興趣培養的方式並不是循規蹈矩的,就是希望家長多給孩子機會,發現他們的專長與愛好,找到他們喜歡的項目,進行適時的指導與幫助,這樣才能保持他們一直學習的興趣與恒心。
    美國微軟公司前總裁比爾蓋茲先生,曾經說過:「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一個人能夠及早發現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並且將興趣培養成為專長,是一種揮灑自我到淋漓盡致的人生幸福。而這種幸福,只會屬於勇於嘗試、不輕言放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