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彩虹橋59期

時代在變,父母的管教態度也由威權轉為民主,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教養觀念過度開放,會讓孩子愈來愈沒有責任感及服務心,容易產生唯我獨大的心態。常在學校中不容易服從別人,在學校往往不具備團隊合作的精神,或與別人互動合作時產生困難。例如在分配工作時,常常會問:「為什麼不叫他做,叫我做?」甚至會為了誰多做,而吵鬧不休。
現在的孩子比較不懂適當的應對進退。例如被點到名,不知起立回答。跟師長拿東西,常是單手接物,轉身就走。父母想多給孩子一點尊重,孩子卻變得沒大沒小、想多給孩子一點彈性,孩子卻變得為所欲為、想給孩子多一點方便,孩子卻變得隨隨便便,也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似乎好像在有些地方出了問題。
跟別人問好,表達感謝都是基本的禮貌,不但可帶給人溫暖,也可以訓練膽量,增進與人相處的能力。要培養出得體的紳士淑女,父母師長的身教言教顯得格外重要。不管教導或示範都應並重不可偏廢,禮儀應從家庭出發,在學校茁壯,落實於生活中,才能教出禮儀周到態度良好的孩子。孩子也才能不斷成長、成熟,展現驚人的能力。
最近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做家務的調查報告,有兩成五學生不幫忙做家事。學生不做家事,應與家人保護過度,事事代辦,不教他們基本生活能力有密切關係。有時我們會發現在學校人緣好的小朋友是有責任感,也能幫忙其他小朋友的人,也因為基本生活能力較強,才能有好的人際互動的能力。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也發現,童年時期家事做得多的孩子,長大人際關係比較好,獲得高薪工作的機會也比別人高四倍。
所以有時我們的態度會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我們不要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才能讓孩子面對未來的競爭。要教育出責任公民,也就是願意承擔工作,對工作有使命感的人,負有社會責任的人。
本校金品獎將於68日頒獎,金品獎是本校顏子傑校友為將勵品德優秀的學生,讓孩子們有見賢思齊的學習模範而設置的獎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孝順父母、敬愛師長、友愛同學、做個有品的好學生,讓內惟國小成為一所人品典範學校。每位內惟畢業生,都是品德兼優的國家棟樑,將來在社會上成為感恩向善,懂得回饋的社會公民。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彩虹橋58期

430日下午本校辦理一場親職教育講座,邀請了英文名師徐薇到校來跟家長及小朋友談如何學好英語,獲得大家熱烈的回響。大家都瞭解21世紀是全球化時代,學好英語是孩子未來與世界接軌的一項基本能力。全球因資訊科技的發展,促進了各國在政治運作、經濟行為、社會活動及資訊網絡上的依存關係。地球村觀念的興起,讓我們體認到加強國際互動,增進人類福祉,是每位地球公民責無旁貸的本份。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與因應,全球化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個必須面對的事實。面對日趨多元的文化體系,教育需要擴大深度與廣度。世界先進國家在中小學國際教育方面已紛紛投入行動。我們應思考如何在小學教育階段,添加國際化的學習元素,奠定孩子厚實穩固的國際化基礎,也才能加強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教育部在1004月份提出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揭櫫中小學國際教育願景為扎根培育21世紀國際化人才並以下列4點為中小學國際教育目標:1.國家認同:體認國家定位,喚醒國家意識,正視國民責任。2.國際素養:學習外語、文化、參與國際面向課程、學習跨文化溝通。3.全球競合力:國際教育體驗、激發跨國比較之觀察力與反思力,培育未來人才。4.全球責任感:學習尊重不同族群,體認全球生態相互依存關係,培養地球村公民認知。
本校在「親子天下」雜誌20113月號「選擇中小學完全指南」報導全國各縣市優質國中小,本校獲選4項「優質推薦學校」的殊榮,1.閱讀優質推薦學校2.藝術與人文優質推薦學校3.科學教育優質推薦學校4.體適能、社團優質推薦學校。但在國際交流這項缺席。
未來我們將以課程融入教學、學校國際化、國際交流等方面進行國際化教育。其具體方式有:締結海外姊妹校、海外學校教育訪問、海外體驗學習與技能實習活動、國際網路教育社群或主題學習等交流活動、國際競賽或參與國際會議、國際文化交流展演、接待國際學生本地學習活動、國際組織辦理之全球性活動參與等。也期望各位家長能支持與參與。
國際教育從小扎根,將引入孩子國際面向的學習能量,強化學生的國際知識、技能與國家使命感,未來才能提昇孩子在國際的競爭力。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彩虹橋57期

在少子化的今天,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放不開手腳,也因如此讓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也有些父母會幫孩子設計人生規劃,但這通常使很多人忽視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選擇的能力。
二十一世紀,資訊時代取代工業時代、世界無邊的競爭、放權自由的管理方式,是“自主選擇”的世紀。在這個世紀裡,人們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更積極地管理自己。進入了社會後,孩子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行業,自己的老闆,自己的公司,創業還是加入公司,天天面臨的都是選擇。孩子如果長大了還是只會背誦知識,聽話被動,等著別人幫他做事情或作決定,那他進入社會就算不被欺負,也不會被重視。孩子未來要在社會裡生存、競爭、成功,必須學會自主選擇的能力。孩子需要獨立性、責任性、選擇能力、判斷力。
如何培養獨立自主選擇的能力呢?
1.養成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從小培養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務,讓他們明白,不可推卸責任,不要想別人替他們收拾殘局。讓他們經過失敗學習,不要什麼都想幫孩子做。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反省,可以告訴他你會怎麼做,以幫助增加孩子的判斷力。
2.把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雖然父母很確定該怎麼做,但是你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學習獨立決定。孩子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得到的,比從正確指導下學習到的還要多。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提供意見,但是最後決定在於他,而且隨著他的長大,這些事情會越來越多。
3.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麼都教他們。讓他自己去試,失敗也沒關係。不要懲罰失敗。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懲罰失敗可能會挫傷孩子創造的動力,要鼓勵孩子在失敗中成長、堅強。
4.培養孩子的負責心。多指導,少批評。父母的過度包辦,也讓孩子變得沒有禮貌、不懂得珍惜。也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有大方向的溝通(例如:“你的責任是把自己的房間整理乾淨”,而不是“你房間又亂七八糟了”)。當孩子沒做到時,讓他自己理解自己負責的重要性。
5.培養孩子多閱讀。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但是知識要如何才能產生力量呢?應該是知識讓人們有見地,讓我們窺見歷史的變遷與傳承,也讓我們得以解決目前的困境,而洞見未來的可能性。唯有透過閱讀孩子才能有獨自的判斷能力,也才不會在民主社會中盲目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要培養能獨立自主的孩子不容易,父母除了引導更要有一份等待的心,讓孩子多多嘗試,不要害怕孩子失敗,也要激起孩子對於知識的熱情。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與等待。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內惟兒童19期培育未來的世界公民

    因應全球環境的變遷,教育應是讓孩子能適應未來的生活與發展,許多國家早已開始面對這些變化,用心規劃教育政策,從根本教育孩子成為一位世界公民,一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隨著資訊科技的創新、發展,知識隨手可得,也隨時被淘汰、更新。孩子未來要解決的問題,現在還沒發生,他們未來要做的工作,有的也還沒出現。知識本身不再具有高價值,因此,各國教育上一個很重要的改變,就是從強調知識的吸收,到愈來愈重視關鍵能力的培養。
    關鍵能力代表一種可轉移的(可以運用到不同的情境)、多功能(可以達成不同目標、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它是一種包含知識、技能、態度所組合成的能力,也就是能自我管理與學習去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2001年歐盟會議就提出了關於未來教育應提供民眾具備終身學習的八大關鍵能力(key competency),包括:
一、用母語溝通的能力。
二、用外語溝通的能力。
三、運用數學與科學的基本能力。
四、數位學習的能力。
五、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包括,時間管理、解決問題、蒐集資訊、有效運用資訊的能力,更具體地來說,是管理個人職業生涯的能力。
六、人際互動、參與社會的能力。
七、創業家精神:能夠擁抱改變、勇於創新,能夠自我設定目標、策略,追求成功。
八、文化表達的能力:能夠欣賞創意、體驗各種美感經驗(例如:音樂、文學、藝術等)。
    我們無法永遠替孩子預作準備,除了基本的聽、說、讀、寫、算、外,最重要讓孩子如何做到終身能自我學習,孩子需要獨立性、責任性、選擇能力、判斷力,也即培養孩子的關鍵能力,讓每個孩子適才適性,發揮其最大的潛能。
    內惟將以在地柴山生態為在地特色,發展柴山生態校本課程與特色。推展多元藝能活動,提升學生藝術人文素養。提升閱讀風氣,培養終身學習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勇於改變創新的能力。持續充實教學設備,推動創新活化教學。以「人文素養」、「和諧生活」、「健康活力」、「永續成長」學校願景,培養適性發展身心健全的內惟兒童,不管全球如何變遷,相信孩子都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彩虹橋56期

這陣子,大家一定從報章媒體中看到或聽到「霸凌」(bully)事件,「霸凌」(bully)指的是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專指孩子之間進行惡意欺負的情形。霸凌行為包含有「肢體」和「非肢體」上欺凌。「肢體霸凌」是最容易辨認的一種霸凌方式,包括踢打弱勢同儕、搶奪他們的東西等。
「非肢體霸凌」是一種〝隱形暴力〞,其類型包含「言語霸凌」、「關係霸凌」及「性霸凌」等。「言語霸凌」是指運用語言刺傷或嘲笑別人,這種方式很容易使人心理受傷。「關係霸凌」則是透過說服同儕排擠某人,使弱勢同儕被排拒在團體之外。而「性霸凌」則類似性騷擾,包括有關性或身體部位的嘲諷玩笑、評論或譏笑、對性別取向的譏笑(例如:「娘娘腔」的男生)或針對身體隱私部位的侵犯行為等。
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們在學校常常打打鬧鬧,實在很難分辨是好玩還是霸凌事件呢?以下有一些判斷的依據,讓大家作區別。
l  面部表情:打鬧時臉部表情是高興或愉悅的;霸凌時的表情則是猙獰的。
l  參與意願:打鬧是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參與;霸凌則是被迫或是被挑釁而參加的。
l  用力程度:打鬧時通常不會使盡力氣傷害他人;霸凌時則是非常激動的、失去控制的。
l  角色是否轉換:打鬧時孩子們的角色可能轉變;但是霸凌通常是固定角色。
l  是否群聚:打鬧結束後孩子還是會一起玩;霸凌結束後則大家一哄而散。
l  蓄意程度:霸凌的發生,是霸凌兒童有意傷害其他兒童。
l  重複發生:霸凌現象會重複發生,而且特定的孩子可能長期受到欺壓。
沒有一位家長願意看到自己孩子遭受霸凌,我們應該將心比心,時時提醒自己孩子不要欺凌同學,而是要多幫助和關心同學。所以在此請各位家長能多陪伴孩子並多了解孩子,才能預防偏差行為的產生,對於預防霸凌以下幾點做法提供給家長參考:
1. 養成和孩子分享生活點滴的習慣─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即時給予協助。
2. 培養孩子平和而堅定表達意見的能力─遇到被嘲笑或欺負的情形,要溫和但堅定地拒絕對方─例如:「我不喜歡這樣,請你停止。」。
3. 教導孩子如被霸凌時,應該主動告知教師或家長,家長也不要急著責怪孩子,先關切孩子的身心狀況,給予安全感和情感支持,讓孩子知道求助是勇敢而負責的表現。
4. 霸凌事件發生時,切忌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決,先與老師與校方配合處理。
5. 不允許孩子對別人有霸凌行為,不要因為身體的特徵、成績、家庭背景等原因嘲笑別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缺點和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小朋友們應該要互相尊重和欣賞。
6. 培養孩子的正義感─不要因為其他人都這麼做,就只好跟著做。雖然你的好朋友可能都會排擠某一個人,但這不是值得學習的好行為,可以勇敢地說不。
7. 不要言行不一,身教勝於言教,您面對弱勢族群的正負向態度,將影響孩子的行為與待人的尊重。
8. 關心孩子接觸的電視節目、電影、網路及其他媒體,減少不當學習及模仿。
內惟國小是一個安全、友善和溫馨的校園,相信在你我大家的努力下,內惟學子都能是互相協助、互相鼓勵,知道感恩、惜福、尊重生命價值的好兒童